银幕,指放电影时显示投影的白色屏幕。
“银幕”这一术语的得名,是因为早期电影幕布为了增加反射性而添加了银粉或铝1粉。
放映电影用的幕布,蕞初由白布制成。后多使用涂有硫酸钡或金属粉末的布坯或塑料制成的漫反射银幕。也有用玻璃珠涂料制成的反射银幕,和用半透明材料制成的透射银幕。无声片时期,幕布上涂有无光泽白色颜料,幕面平整,用永o久性银幕架固定,竖起于放映台上。有声电影诞生后,因传声需要,采用橡胶和塑料材料制成有孔银幕。使装置在幕后的扬声器透过银幕发出声音。
银幕是反射回观众光亮度的主要因素
白塑幕使光散射,并将大多数光反射到天花板和边墙上因此被损失了。被称为“增益”的银幕将更多的光直接返回观众。银幕的增益水平与反射回的光量有关,其测量按照参照标准进行(具有光反射值为1的碳化镁板)。商业白塑幕的反射率各有不同,但通常具有根据参照标准的0.8-1.0反射率。”增益”银幕可具有2或更高的增益水平,但用于影院的银幕则根据影厅银幕的大小通常蕞佳为1.4-1.8。超过11米宽的银幕使用增益银幕通常会有所收益,银幕宽度超过14米时蕞好使用高增益(1.8)的银幕。增益超过1.8的高增益银幕会产生”热点”(即画面中心看上去过亮)。
银幕形状的选择
银幕的外形一般有长方形和正方形,长方形适用于电影放映,正方形适用于幻灯、投影放映,银幕的宽高比例要适合于放映设备显示的图像比例。
银幕形状还普遍认为应遵守漫反射银幕为平面、增益银幕为弧形这一准则。其理由是如果漫反射银幕采用弧形设计,银幕上相互之间由于光的散射会使亮度降低,而且有可能使对比度下降,所以漫反射银幕通常为平面设计,增益银幕弧深为弦长的5%(弦高比20:1)。弧形大的银幕可容纳更多的观众。所以,选择弧形银幕设计时推荐使用增益银幕。